麻将糊了2的玩家规则

56岁阿姨暴走3周逆袭:骨科主任私藏的「走路法+2个穴位」,膝盖不痛了、血糖暴跌
麻将糊了2的玩家规则
栏目分类
56岁阿姨暴走3周逆袭:骨科主任私藏的「走路法+2个穴位」,膝盖不痛了、血糖暴跌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05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图片

图片

李阿姨今年56岁,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十分悠闲。

然而,最近她发现自己膝盖总是隐隐作痛,而且血糖也有些偏高。

尽管医生建议她多运动,但她担心膝盖承受不住,一直犹豫不决。

直到有一天,她在公园遇到了一位老朋友,得知对方通过一种特殊的“踮脚尖走路法”不仅缓解了膝盖疼痛,还降低了血糖。

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李阿姨开始尝试这种走路法,并结合中医推荐的两个穴位按摩。

仅仅三周后,她的膝盖疼痛明显减轻,血糖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。

一:为什么膝盖痛和血糖高?

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?:中医认为,人体的健康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。

简单来说:

    膝盖痛:

    膝盖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,随着年龄增长,膝关节容易出现退行性变化,导致疼痛。

    血糖高:

    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,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胰岛素功能下降,进而影响血糖代谢。

从中医来讲,分泌胰岛素的胰腺,处于「脾胃」的一部分,可以理解为「脾胃虚弱」。

1. 膝盖痛:关节的“磨损”

为什么会膝盖痛?

关节退化: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脏器的功能衰退,脾胃和肾尤其的弱。而「脾胃主运化」,可以生成气血和阴液。

阴液也包括关节之间的润滑剂,脾胃弱了,骨头的润滑剂少了,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,导致关节活动时摩擦增大,产生疼痛。

结果:行走时膝盖酸痛,尤其在上下楼梯或长时间站立时更为明显。

图片

2. 血糖高:胰岛素的“失灵”

为什么会血糖高?

脾胃虚,胰岛素不足:

血糖是给身体提供能量的,是好东西。但脾胃消化太差,吃不下这么多的血糖,血糖沉积在血管,导致血糖数值飙升。

结果:血糖升高,增加糖尿病风险。

图片

二:骨科主任的私藏

1. 特殊的踮脚尖走路法:增强膝盖力量

方法:

    时间选择:傍晚,尽量避开中午阳光强烈时。

    步速控制:先慢后快,每分钟约80-100步。

    姿势要求:踮起脚尖行走,挺胸抬头,双臂自然摆动,尽量不要低头看手机。

效果:

    增强膝盖力量:踮脚尖行走可以刺激足底涌泉穴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,减轻关节负担。

    调节血糖:步行过程中,身体会消耗多余的葡萄糖,帮助降低血糖水平。

图片

2. 加入两个穴位:加强效果

除了踮脚尖行走,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两个穴位,来进一步调理膝盖和血糖问题。

1. 涌泉穴:肾经的“源泉”

    定位:脚底前1/3处的凹陷处。

    作用: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,刺激它可以滋阴潜阳。

中医说:“糖尿病多因肾阴不足!”

涌泉穴是 肾经的“起点” ,绑个单联镂空艾灸罐在脚底,艾灸一根艾柱的时长,它能:

✅ 滋阴降火:缓解口干、多饮等“消渴”症状

✅ 补肾益精:增强肾脏代谢能力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血糖

图片

另外,涌泉穴还是“气血开关”:

「脾胃乃后天之本,肾乃先天之本」,脾胃运化食物生成气血,而肾里面的肾精,也可以转化为气血,这是气血生成的两条道。

涌泉穴作为肾经的第一个穴位,相当于是树的树根,也是肾的根本,可以补充肾阳和肾精。

✅ 通经活络:肾精转化为气血,促进脚底到全身的气血循环

✅ 祛寒除湿:肾阳可以驱寒,能改善关节因气血不畅、寒湿堆积导致的关节疼痛。

图片

2. 血海穴:脾经的“血库”

定位:弯曲膝盖呈90度,膝盖骨内侧端往上两寸。

血海穴的“调血糖”原理

■.强健脾胃,运化水湿

中医认为,脾主运化,是血糖代谢的“总调度”。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,按摩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,帮助化解体内痰湿,改善糖分代谢紊乱。

血海穴喜欢温和的火力,可以用直径1.8cm的石磨艾条,远距离熏一熏。太粗的艾条就不要用了,比如说7cm的。

图片

血海穴的“护关节”妙用

■.消炎消肿,修复关节

中医讲究局部穴位调节局部病症,血海穴位于膝盖的内侧上方肯定可以解决膝盖疼痛。

艾灸血海穴能促进膝关节周围微循环,加速代谢废物排出,减轻炎症反应,长期坚持可延缓关节退化。

去年冬天有个朋友每天晚上膝盖特别冷,特别疼,没有办法入睡。

他就把自发热艾灸贴,贴在血海穴附近以及膝盖下方的足三里。

局部暖暖的。每天才能够睡个好觉,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半年多了。膝盖的冷痛缓解了不少。

图片

好物推荐

①4cm艾灸条,灸感十足,快速渗透,燃烧持久

②低温低速石磨提绒,艾绒纤维,肉眼可见
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
{戳上图,可进店}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